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时空穿越>隆庆中兴> 第417章 佛门亦非清净地(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7章 佛门亦非清净地(四)(1 / 2)

对于现在大明徭役的弊端,不光朱载坖清楚,唐顺之等人也是很清楚了,日后张居正更是祭出了一条鞭法,但是朱载坖并不认为一条鞭法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反,朱载坖认为一条鞭法过于简单粗暴,为了增加收入,不择手段,零和博弈,对于老百姓极不友好。赋役折银,对于官府来说,征收方便,转运便捷,当然乐于去做了。

而对于衙门小吏来说,当然更是乐的征收银两,他们可以暗中获取高额的火耗,好中饱私囊。对于豪强士绅们来说,那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他们手中掌握了巨额的银两,可以操控市场,当百姓需要交税的时候,他们就捂紧银两,造成银贵物贱的局面,低价收购百姓的粮食。

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再高价向百姓卖粮,他们当然乐的如此。

朱载坖很清楚一条鞭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公平,百姓本就困苦,还要被官府、士绅联手压榨,究其原因,实际上在于大明朝廷根本不掌握铸币权,国家对于物价毫无办法,任由士绅们操控。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朱载坖还想现在就摊丁入亩呢,但是显然不现实,眼下是先收拾这帮秃驴再说。

朱载坖和唐顺之、赵贞吉等人商量了一下。

首先是针对寺院的土地,清查南直隶所属寺院的土地,照民田征税,概不得免。

其次就是清理和尚,寺院的和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持有度牒的,属于被朝廷承认的,但是大明对于取得度牒是有明确的章程的。度僧基本上都考试,通过者方给予度牒,朱载坖命赵贞吉巡行寺院,对有度牒的和尚进行考试,凡不合格者,予以还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