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奇幻冒险>民国:烽火1937> 第173章 不打堑壕战,只打攻袭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 不打堑壕战,只打攻袭战(1 / 1)

万俊的警卫连全连共计176人,持有两百支MP18冲锋枪,四具迫击炮。陈诚一语之后,这些家伙什外搭上一个黄埔毕业的上尉连长,悉数归预备营所有。陈诚与副官,外加四个司机,开着空空如也的卡车,晃晃悠悠地开了回去。路上,副官一肚子苦水。“司令,我不理解,为何把警卫连给预备营?”副官眼神斜向闭目养神的陈诚,轻声问道。陈诚睁开眼,叹道:“中央集团军如今的情况你也知道,秩序混乱,各自为战,别说是补给了,就连几个王牌师的收容任务都完不成,竹石清这支部队,交给他们,会有人看他一眼么?”“可是,司令...”副官有些迟疑,“咱们是不是有点多管闲事了,跨建制处理,本就犯了忌讳,到时候军内军外,各种压力,到了委座那,也不好说。”陈诚笑了笑道:“我知道,所以你认为我为什么把警卫连交给他们?预备营...嗯...放在这打阵地战正面和鬼子硬拼,实在是有些浪费了。”“司令,您不是看上那竹石清了吧,淞沪战场,几百个营长,能打的也不止他一个,他何以这么吸引您?”副官疑惑地问道。在副官看来,放眼全国,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但两条腿的营长还不是一搂一大把?“第十五集团军,九成以上的军官,都是黄埔系出身。”陈诚解释道,“这个人是从参谋部那个参谋总队毕业的,我拿他抓个典型,参谋总部无需我们提醒,自然也看得到这其中的种种。”“所以您打算怎么办?直接从朱绍良手上抢人,这也不太好吧。”陈诚别过头来:“何须抢人?这个竹石清,几天前才刚受到了委座的表彰,我顺水推舟,借着这次的胜利,让委座将这个预备营划到战区管辖,这样岂不就名正言顺?”“明白了。”副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事实上,陈诚的考虑远不止这些。竹石清作为参谋总部力量的代表之一,如果能听属第十五集团军的管理,日后待到这股力量壮大之后,必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其次,如今的淞沪战场兵败如山倒,的确需要有才干领兵的军官,打造一支能和日军硬碰硬的劲旅。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淞沪战场,自从朱绍良搞出一波吴淞大溃败后,真正的主力,早已移驾于第十五集团军的头顶。无论是昨天,今天亦或是明天,第十五集团军都会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综合考量下,竹石清就像是一个白送上门的经验包,明明只需要动动嘴皮子,花上一个连,就能将其纳入自己囊中,又有谁会拒绝?倘若如今的第九集团军总司令仍是张治中,陈诚哪里会有机会去撬他的墙角?翌日天明。陈诚睡了不到四个小时,直接给位于南翔的朱绍良第九集团军指挥部打去电话。“一民兄。辞修打扰了。”陈诚含笑开场。朱绍良接起电话一听,居然是陈诚亲自打过来的,以往有什么军情互通,通常都由副司令长官,或者是参谋长从中疏通。“突然来电,辞修所为何事?”“昨夜,我奉委座之命,赶往刘行视察军情,同时敦促陈烈第14师火速增援。我听说刘行驻防的部队是一民兄的预备营,昨日一见,战斗力果然非凡。”陈诚循规蹈矩地讲道。朱绍良轻轻笑了两声,右手抄起一份电文,看了半晌,随后说道:“目前的形势的确不容易乐观,敌人的重藤支队和第3师团正在全力集结,有向刘行突破的预兆,我已经派第一军胡宗南部进攻杨行,以策应刘行,但敌人势大,你也知道,吴淞一役后,第九集团军可谓是精锐尽失,部队仍在休整整补阶段,如果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还需要辞修你多加支持啊。”陈诚特意没有事先说明预备营昨晚打了胜仗,此时时机已到,他开始直入主题:“放心,一民兄,老弟我肯定全力支持刘行的防务,我岂能不知过了刘行,就是我的蕴藻浜防线,你我兄弟算得上唇亡齿寒了。昨晚要不是在现场看了预备营作战,我哪里知道他们战斗力如此勇猛...”“哦?”朱绍良听到了一丝端倪,“你视察时刘行正在激战?”“不错,就在深夜。”陈诚答道,“但战果是,预备营大败正面的田村联队,歼灭敌军六百余人。预备营自身伤亡也不小,我索性把我的警卫连也补充给了他们。”朱绍良立刻意识到,陈诚恐怕是来抢人了...但竹石清和他朱绍良,谈不上有任何交集,甚至没有见过面,这人本身就是张治中的老部下,但如果陈诚所言属实,预备营用好了,绝对能够成为战局的关键力量,从这个方面考量,朱绍良没理由放人。朱绍良沉默须臾,他开始思考如何回应陈诚这句话。陈诚没有理会这短暂的停顿,他进一步说道:“我把这事报给了委座,委座满心欢喜,也夸一民兄带兵有方。”朱绍良苦笑两声道:“倒是感谢委座的盛誉了。”“不过我和委座有一点较为忧虑。”陈诚顿了口气,随后说道。“你说。”“预备营战斗力强,能和日军精锐打正面战,这在淞沪战场上并不多见,放在堑壕中同鬼子打消耗战,恐怕有些浪费。”陈诚徐徐道来,“委座建议我们,把预备营划入战区,直接由战区长官部命令,进行一些专项任务。”上交指挥权?
朱绍良一愣,预备营在过去一直为战区直属预备营(第九集团军所辖),按陈诚这个意思,以后预备营去掉了括号,直接归战区管。这一举动实际上就是争夺预备营的指挥权。朱绍良有些不悦,他认为,类似于这样的决定,怎么也得老蒋亲自打电话给他说,陈诚代言,怎么也显得有地位上的分别...“如此也好。”朱绍良犹豫片刻后说道,“只是,以往的预备队,本就是归属于各集团军分辖,还没有脱离集团军而归入战区这一先例。”陈诚解释道:“没错,委座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预备营的武器装备和供给暂时由第十五集团军承担,淞沪各集团军,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要求预备营配合作战。当然,一民兄你还是有权指挥这支预备队。”朱绍良听得想笑,所谓编制,就连在平时,都是谁发饷听谁的,到了战时,还不就是谁发枪听谁的?而且以老蒋的性子,归属在哪有意义吗?老蒋真忍不住的时候,没准直接一个电令下到预备营,让哪个机枪手撇下机枪,发起冲锋!但朱绍良有的选吗?没有。吴淞之后,就连87,88师他都顾不过来,处处告急...“我没意见,辞修,代我转告委座,只要是为了抗日大局,一律照办。”朱绍良索性做个爽快人,直接结束了话题。“一定。”陈诚说完,两人便挂断了电话。朱绍良只能庆幸,这只是个预备营,这万一要是个预备师,就这么活生生被陈诚挖走了,那可真是伤筋动骨了...事实上陈诚暂未同老蒋沟通此事。和朱绍良沟通好后,陈诚乘吉普奔赴上海,终于是在下午见上了老蒋。行营办公室内,陈诚叩门而入。老蒋拄着一根手杖,正在盯着墙面上悬着的淞沪地图。“校长。”陈诚轻唤了一声。老蒋缓缓别过身子,在椅子上坐下:“辞修,你还是来跟我争辩战略上的问题吗?如果说你想放弃上海,那就不要再说了,西方各国都在看我们的作战态度....”“不是的,校长。”陈诚打断道,“昨日我去刘行镇视察军情,驻守刘行的预备营主动出击,驱逐了正面进攻的田村联队,毙杀敌军六百余。”“有这种事?”老蒋皱起了眉头,“不是说进攻刘行的有日军三个旅团吗?”陈诚回道:“日军命令初下,各路还在集结之中,昨日正面的日军是刚刚登陆的重藤支队第一步兵联队,几番下来,已经被预备营打残了。”“一个营?”老蒋抿了抿嘴,不自主地问了句,但很快,他想起了几天前的新闻,他哦了一声,随后说道,“我有印象,领兵的那个营长好像叫竹...”“竹石清。”陈诚帮答道。“这个小伙子不错啊,值得培养,但我看他,好像不是黄埔出身,是参谋总部半年前的那批学员?”“正是。”老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身为领修的他感叹道:“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参谋总队才开办了不到半年,就出了如此人才,黄埔的那些子弟们,各个都是一到两年,反而被日本人打得找不着北。”陈诚没有理会老蒋的感悟,摆出自己的观点:“校长,这种部队,好好利用,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老是放在正面和日军绞杀,徒增损失。”“你有什么想法,你说吧。”“是否让预备营直接归战区管辖,这支部队,只要是能出现在战场最需要的地点,既可奠定胜利,又可挽回危局。”陈诚讲道。老蒋思索片刻后答道:“想法不错,有具体实施方案吗?”陈诚将手里一直抱着的文件夹递了上去,老蒋翻开一看,是一个细节丰富的计划,他边看边点头,直到他看到了陈诚计划中的一句,遂问道:“什么叫做,只打破袭战,不打堑壕战?”“我和法肯豪森顾问探究过此事,他认为,我们在淞沪战场上不能仅靠尺寸之地与敌厮杀。”陈诚解释道,“还应该适时地展开反扑,反包围,穿插,袭击辎重与交通线,甚至是战术破坏等工作。我认为,预备营恰好可以承担起这个角色。”“好,你放在这里,我看看。”老蒋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