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最重要的是什么?除了防御纵深,就是补给线。像南京这种极其容易被包围的地势,唯一的补给线,来源于江北的浦口。长江在这里拐了个弯,此时正值长江枯水期,虽水位下降明显,露出大量滩涂,但江面上风浪很大,而江底的情况十分复杂,暗礁棋布,因此,大型货船无法在此通航,亦无法承担两岸的物资转运。唯一的手段,是搭建浮桥,但浮桥裸露,日军的轰炸连绵不绝,南京城是否又有稳定的民工或是工兵日夜守着修桥呢?其次,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治安如何协调?城内百姓的撤离该如何规划?坐在吉普车上,竹石清思考颇多,他忽然感觉自己干回了老本行,又跑回政务路线了,想了想,光是下关码头那帮畜生就是个大难题,另外,照目前南京的管理体制,就算守到半个月,也必然生民变,而这些溃兵,搞不好还得闹兵变!转悠了一圈,竹石清感觉像走进了地雷阵,踮着脚走,时间不够,如果搞大跨步,咔——容易扯着蛋!夜幕降临,竹石清回到团部。三团的驻地在九华山以东的太平庵,隔着御史廊,就可以借着山势看见那边的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的绝大部分人都来自那里。煤油灯下,竹石清盯着那幅南京城防图,扣着脑袋苦思冥想,希望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能挽救苍生的切之可行的方案,能够挽救危亡下的南京城。许多人还没有上过战场,并不知道小鬼子从金山一路屠杀到了松江,从这里,竹石清就已然感受到了异样,和淞沪战场上不一样,这一次的日军人性完全泯灭,在巨大的的牺牲面前,伴随着政客的鼓吹,他们的仇恨和疯狂也被彻底地激发...“石清,你还不睡?”姚子青披着大衣从团部外晃晃悠悠而来,站在门口打了个哈欠,看着抱着脑袋的竹石清,慢悠悠问了句,又轻声走进团部,在竹石清旁边坐下,眼睛眯眯地看了看桌面,“怎么?萧司令退位让贤了,把摊子交给你?”“南京城太乱了,就按这个样子,守不到半个月,前线就玩完了。”竹石清摆了摆头叹息道。姚子青看了眼南京地图说道:“我今天也出去转了转,中华门那边的老百姓要多一点,玄武门这边要少得多,今天一天,城里又进了不少前线上刚撤下来的兵,川军、中央军、湘军、东北军都有,这会估计已经在城里了,通济门和武定门几乎不设卡,外面的人想怎么进怎么进,这么干可不行。”“内松外紧...”竹石清双手一摊,抹了把脸,“完全本末倒置。”“不过,我看中小学和医院照常在运作,宣传部、复兴社、交通部那帮人也还在,如果真要把南京城内整顿一番,这些人能用上的都得用上。”姚子青提醒道,“而且,城里的大米有人囤货居奇,哄抬物价,今天在城南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要不是警察到场,我估计现场得死不少人。”“什么人囤积粮食?”竹石清抬头问道。“现在南京的储备粮,一半在司令部的控制下,一半在粮食部的控制下,囤货居奇,当然是粮食部自己的人干的,明面上这事由警察厅监督,但我估计,既然闹成这个局面,估计警察厅也干净不到哪去。”“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倒好办了。”竹石清愣了神,喃喃自语道,“既然都无法无天,那就不破不立。”“什么?”竹石清深吸一口气,将腰间的驳壳枪拍在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响!随后,他面露凶光道:“让弟兄们明天把宪兵的袖章给戴上,这帮人不是盘根错节么?真要是犯了纪律,全他妈给毙了,南京都快保不住了,我没空容他们在这胡闹。”“如果真要办他们,是不是要跟萧司令打个招呼?”姚子青略有些担忧地问。“不用,我给委座打电话!”竹石清坐了下来,将桌子左前方的电话盯了半晌,随后一把抄起,在号码盘上拨动,姚子青赶紧闪出了团部,竹石清停顿几秒之后,“接蒋委员长。”“您哪位?”“南京宪兵司令部三团团长竹石清。”“委员长正在通电话,需要等一会。”“我等。”竹石清吐了口气道,等待的间歇,用铅笔在地图上标了几个点,一个关于战时南京的构想在竹石清脑海里逐渐成型,而所有的细节,就在这等待的几分钟里不断完善。“喂,石清,是你吗?”过了几分钟,老蒋的声音终于从那头传来。“校长,是我!”竹石清锵锵道,“学生有事情想请示校长。”老蒋听竹石清的语气,感觉到一丝不对劲:“怎么回事,你慢慢说?”竹石清停顿片刻,他当然不会傻到和刘兴一样,正面去拆老蒋这些贪墨的台子,毕竟所谓宋某人、孔某人,本质上都是他老蒋的亲朋同僚嘛,这个时候,就需要政治智慧了。“校长,今天我和萧山令司令详细聊过了,南京城内的情况很复杂,依靠现行的规制,很难为前线提供支持,而且极容易引发城内的混乱。”“有这么严重吗?具体是哪些方面?”竹石清略加思索后答道:“城内的临时政府组织,绵软无力,和校长在时,简直是天上地下,城内粮食、交通、后勤、运输、卫生等组织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但这种时候,仍有人打着政府的名义耀武扬威,谋财害命,今天下午已经激起了民怨,几大报刊的记者在现场进行新闻采写,学生紧急带着宪兵进行维护,才稍稍控制局面。”老蒋一怔,连忙说道:“做得好,做得好!”为什么老蒋会有这种反应呢?首先,就如他自己临走前所说,南京乃国际观瞻所系,象征着中国人的抗战决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同仇敌忾要远胜过相互拆台,尤其是当外媒在场,这大不利于国民政府昭示决心。而更重要的是,老蒋首先思考了一下这事和宋子文有没有干系,但宋子文没有来告状,那就说明,竹石清所言,应当是当初留给唐生智的那一套班子。这批班子里,许多甚至是前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的亲信,这帮人也是早被老蒋看不顺眼,如果真是因为这帮蠢猪,坏了他的国际观瞻之效...“所以学生认为,既然已经坚决了守南京的战略,我们有必要重组南京的秩序,针对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方案。”竹石清逐渐深入话题,并试探老蒋的口风。“你说的不错,南京的秩序,是该变一变了。”老蒋没有反对,“你希望怎么做?”“校长,学生有几点方向。”“你说来我听听。”“校长在离开南京时,向国内外通电迁都重庆,以明国民政府抗战到底之决心,日军大兵压境,南京城的百姓、工坊并未来得及撤走,如果要长久抗战,人口和物资就不可在南京徒遭火焚。”“你是想转运?”老蒋的声调有些轻微的变化,随后变得苦口婆心起来,“石清呐,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首先,政府没有那么大的运力,其次,日军进逼的速度难以估计,仓促之下,无法形成有计划地西迁。”“学生明白校长的苦衷,不过,在死守南京的前提下,我可以将战事分为两个阶段。”竹石清解释道,
“外线作战阶段,我们会全力动员城中百姓,组成民工队,帮助我们构筑城防,在江面上修建浮桥,保证南京至浦口的联系,同时,方山、牛首山、汤山一线,当初修筑国防工事时,本就是南京的市民承担的,这次也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在城郭作战阶段,即南京最后之关头,确定弃守南京之时,提前按既定路线转移百姓,并命令安徽、湖北、江西沿线进行接应,此民力也可投入到长江防线的工事修筑中。”老蒋听完长久不语,没有回答,继续问道:“还有哪几个点?”“请校长命令第一军在浦镇设置补给中心,保证对南京的物资供应。另外,陆续从淞沪撤下来的溃兵不继续西撤,就地进行整编,如果校长能给予足够的资源,南京城内的青壮年未必不能动员,我们全民皆兵,死扛日军一至两月,我有这个信心。”“石清,你...”老蒋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但思索片刻后,还是决定支持,“只要有利于防卫南京,你提的要求,我会尽可能去满足,不过你要记住,注意力还是要放在正面的战场上,别的事情,我现在心乱如麻,既然你在宪兵司令部,这本身就在你的职权范围内,你就自己看着来吧,我只有一点要求,做事情,要讲究分寸,凡事都不能胡来,要控制负面影响。”“我知道了,校长!”“好了,还有别的事吗?”“没有了,校长!”“那就这样。”老蒋幽幽挂断了电话,但却一直在回味刚刚竹石清所说的话,他的幕僚们都告诉他,南京顶多守半个月,所以竹石清谈到的这些问题,他几乎都没有认真考虑,但从事实层面上来说,武汉的防线的确需要时间来布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会是中日真正的决战区域,思来想去,辗转反侧,老蒋终于在后半夜给竹石清发去一封电报,告诉竹石清大胆去做。其实,即便老蒋没有发来这份电报,竹石清的计划也会照常搬上桌。那就是他亲自研究的南京战时管理手段。这天夜里,竹石清将团里的营长聚在一起,开了个短会,他没有同这些人说太多,就一句话:多管齐下,全面开花!拂晓时分,竹石清便亲自到宪兵司令部向萧山令汇报自己的计划。萧山令听完,大为震惊,整个人顿时困意全无,直直地盯着竹石清:“石清,你开玩笑呢吧?这事可不能乱来,你知道你要得罪多少人么?”竹石清不慌不忙地掏出电文。萧山令接过一看,是老蒋的,老蒋口头上对竹石清表示了支持,但萧山令不信:“怎么可能,你这种计划,委座能同意?”竹石清微微一笑:“我只提了方向,没说具体操作。”“你小子,有人告你黑状你吃不了兜着走啊!”“司令,我心里有数。”竹石清拍了拍胸脯,“这件事交给我,南京的事情,要一步一步来。”“要不咱再考虑考虑?”萧山令还是有些发怵。“司令,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竹石清抬腕看了下表,“如果不出意外,教导队的弟兄已经到清真寺外了。”“我的天呐...”萧山令一屁股坐下,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清真寺外,人群熙攘。仅有的六家米铺沿着外街一字排开,其中只有最左侧的米铺是按正常价格出售,这也就是所谓粮食部的“官方商铺”,但正常价格吊牌之下,米筐空空如也,反倒是右边各家,一个比一个价高,且大米盈余极多,警察厅的人来,只管有没有平价米,看到第一家,也就敷衍敷衍过去了,事后拿粮食部点分成,日子过得美滋滋。底下的百姓一边骂,一边急着掏钱,毕竟一家老小可能没有饭吃,再加上官方信誉缺失,他们也属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米铺边上站着的粮食部副部长杨康笑眯眯地环视眼前的忙碌景象,内心感叹着天高皇帝远的好处,忽然,人群开始骚动,一帮黄衣白袖的兵破开了冗杂的人群,姜勇带着一波人径直往米铺前走来。“杨部长,有宪兵来了。”旁边穿着黑色中山装的小白脸侧耳提醒道。杨康眯了眯眼道:“宪兵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归警察厅管。”姜勇来到米铺前,大步流星把面前的米价牌子都看上一眼,当场厉声质问道:“这是哪来的米?谁允许你们在这贩米的?”被问的这个米掌柜浑身一颤,往左边瞥,杨康抿了抿嘴,领着小跟班笑嘻嘻来到姜勇跟前,解释道:“这位兄弟,我是粮食部的副部长杨康,和你们萧司令也是老相识了...”“少扯那些没用的,我问你,他们这些米,哪来的!?”此时,身后的百姓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地看热闹,杨康再度抿嘴,好一会才说:“是粮食部的米,不过是这几位老板拂晓时候买走的。”“官转民,抬高价是么?”姜勇笑道。“你这么说话就不对了,没有哪一款规定,政府的粮食不能批量出售给商铺,我们明码标价,他们怎么定价,这和我们没关系。”杨康一看被挑明,索性不装了。“你们分他多少?”姜勇看向米掌柜。米掌柜支支吾吾不说话。“分他多少!?”姜勇见状,直接从腰间把枪掏出来,往桌子上一扣。后面的百姓顿时起了“哇——”的声音。杨康此时也不明白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侧身和跟班嘀咕:“去把顾厅长找过来...”米掌柜哆哆嗦嗦,但就是不说话,姜勇没有等待,捡起枪,开保险,拉枪栓。“八成!八成!”米掌柜这才回答道,“我们卖完,利润粮食部拿八成,我们拿两成,都是辛苦钱,都是辛苦钱...”姜勇点了点头,枪口对准了杨康。“诶你!”杨康正要说话。砰——一声凄厉的枪响传散开,杨康应声倒地,后面的百姓瞬间往后退散,米掌柜吓得抱头蹲下。教导队迅速控制现场,那准备去报信的小跟班也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姜勇顺势走上米铺的台子,对着百姓说道:“诸位,从今天开始,宪兵司令部,正式接管粮食供应,以后,只有平价米!”这便是竹石清的第一步,杀人立威,当然,副连长李鸣宇旁边是跟着外国记者的,竹石清可不蠢,万事都得找个说头。而下一步,就是处理宋子文的黑心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