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悦文中文网>奇幻冒险>民国:烽火1937> 第281章 三日金陵雨,三月南京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 三日金陵雨,三月南京炬(1 / 1)

清真寺传来枪响的同时,于彦君、万俊、孟高远等人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挹江门、中华门、中央门等各处主干通道,设置拒马、岗亭。一时间,几乎每一个今天出了门的南京人,隐隐都感觉到了一股暗潮在城中涌动,关于通道设卡,不少百姓上前问询,得到的答复是——不阻拦任何人出入。宪兵司令部内,竹石清盯着腕表,和萧山令相对而坐,萧山令在桌子那头抽烟,强行保持镇定,他不得不承认,年轻人的胆子的确很大,想当初这南京城内盘根错节,派系复杂,他不得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今竹石清可谓是拿着手令一锅乱炖,反正天高皇帝远....没过多久,周绍辉快步走进指挥部内,对着二人敬礼报告道:“报告萧司令,团长,粮食部于战时官私勾结、囤货居奇、哄抬物价、鱼肉百姓,副部长杨康已被姜勇当场击毙,余下含部长司长副司长在内之三十二人,已全部逮捕,待进一步审讯!”萧山令抹了把脸:“粮食部以前是汪副主席代管的,咱做事还是得注意影响。”“人都跑光了还讲什么影响?”竹石清轻轻笑了笑,“现在的南京,无非一个军,一个政,司令你说的盘根错节,是小鬼子来之前的南京,现在小鬼子来了,他们自顾不暇,还管底下这些虾兵蟹将?南京的事情,我觉得并不复杂,军事有我老师明泉盯着,出不了大问题,而政务,我这个当学生的不抓不行。”“你心里有数就行。”萧山令苦笑两声,抽了口烟,“我跟你不一样,我从入仕以来,就是从班长排长一路干上来,你要说冲锋陷阵我没有二话,处理这些枝枝节节的事情,你肯定比我在行。”竹石清微微颔首,看向周绍辉:“渡口的事情怎么样了?”“姚子青正在办,放心,保准我们的宋部长这戏唱不下去。”周绍辉露出笑容道。“什么!?你还要动宋部长?”萧山令一下子站了起来,显然,虽然他嘴上和心理上都很支持竹石清,但未免还是有些彳亍和心慌。“我哪敢动宋部长...”竹石清赶紧说道,“司令,我不会和那帮人打交道的。”“那你准备如何做?”竹石清给周绍辉递了个眼神,周绍辉笑着开口道:“司令,教导队已经全面控制城内的各处通道口,并设置了检查哨,按团长的意思,我们不查人,只查货。”“什么意思?”萧山令愣住了。竹石清遂而亲自解释道:“司令,我的计划如下,首先,对城内进行出入管制,第一阶段,我们的盘查重点是货,更准确的说法是,盘查政府官员的随身行李。我们也不会为难谁,就一个原则,人走可以,钱留下,支援抗战。”萧山令一怔,想必是昨天带着竹石清看到的那些官僚大车小车拖着金条出城刺激了这小子:“这是第一阶段,那第二阶段呢?”竹石清回道:“张贴告示,为百姓规划当下的撤退路线,解除平民出入禁令,大门敞开,三日内,所有人都可以自行撤离。”“你这是?”“司令,为什么下关渡口那里敢天价摆渡?”竹石清抵近萧山令,“城门摆着禁足令,城背后敞开黑色通道,我知道宋部长和委座的关系,我才犯不上去动他,他船舶司照样干他的买卖,我也开辟几条出城路线,完全免费,沿途村镇还有军队护佑,我看南京的百姓会如何选。”“那为什么只有三日?”萧山令颤颤巍巍又点了根烟。“司令,你昨天也说了。”竹石清缩回脑袋,往椅子上一靠,“南京人大部分是不愿意走的,这三日足够那些想走、有条件走的人离开这是非之地,战线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生巨变,三天之后,留下来的,就是我们守卫南京的中坚力量,而后的时间里,或许南京外线的撤离通道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全城人的希望就是背后的长江,我已经和明长官提议,将司令部所控制的所有渡船全部集中管理,以备不时之需。”“好小子,你这一环扣一环呐!”萧山令终于放心了,露齿微笑道,“我没看错你,就按你这么干,唐司令那边,有什么压力,我可以给你扛!”“谢谢司令,那我就回去了。”竹石清起身向萧山令敬礼,萧山令也回了个礼,俩人作别,竹石清携着周绍辉返回团部。团部此时是方文坚在坐镇,此时清真寺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大概两个小时,但竹石清在这里玩了个心眼,姜勇去米铺抓人的同时,竹石清已经命穆枫去粮食部的大楼下候着了,双方是同时动手的。也就是说,就算杨康没有出现在米铺,粮食部照样会被教导队给端掉,哪怕是以“莫须有”的名义,竹石清也必须要统一城内的供给。因此,过去了一段时间,此消息传播的力度也极其有限,至少下关码头上船舶司的人压根不知道,这事也暂时没到重庆和庐山。团部的指挥桌上,堆叠几叠草稿,基本上都是各路媒体对于清真寺的加急报道,由于是竹石清命令李鸣宇专门带着他们到现场的,如此头条给了他们,稿件自然是需要竹石清审核的。那么到这里,就回归竹石清的老本行了。竹石清和周绍辉缓缓坐下,俩人和方文坚随手翻阅着这上面的中译稿件,大体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标题各有不同。纽约时报:“风雨下的南京:大厦将倾?”芝加哥每日新闻:“官僚内斗,平民沦为牺牲品?”曼彻斯特卫报:“清真寺的枪响,这才是真实的南京。”北华捷报:“教导总队转南京宪兵,新官上任要烧几把火?”“这些标题,怎么都读着怪怪的呢?”方文坚一介粗人,此时也不禁摸了摸脑壳,眉头快拧成麻花了。周绍辉看了半晌,把稿件扔到一边,无语道:“这么写,咱们反而成坏人了,搞什么玩意,这新闻还是老子给他们造的呢,这帮洋傻逼!”“行了行了,人家是洋人,洋人讲什么立场?他们只求热点!”竹石清苦笑道。“南京也还有本地的报社,《中央日报》《申报》《新民报》也都还有办事机构在此,其实找他们会不会好一点?毕竟是中国人的报纸,对于这场保卫战,会有更深的感受。”周绍辉侧头问道。“的确如此。”竹石清点点头道,“但是,这些报社要么是机关报,要么背后有大鳄支持,他们拿到消息,第一时间可不是给我们写稿子,而是往西边传。”“那倒也是。”周绍辉点点头,心乱如麻地看向桌面上杂七杂八的稿子,“那这如何是好,最好是中午的时候就见刊,这样我们后面就好办了,但总不能就用这个题目吧。”竹石清沉思片刻,取下自己胸前的钢笔,抓过一张纸,唰唰写下一个标题。俩人凑过脑袋一看:三日金陵雨,三月南京炬——国民革命军誓扫清一切障碍,与南京共存亡!“这个好。”“这个好。”俩人脑袋一拍,随后问道,“后半句不错,前半句具体指什么?”竹石清眼睛一眯:“看不懂还说好!?”“感觉好,哈哈——”“这十个字,就是我对于南京全部的部署。”竹石清缓缓吐了口气,将文纸端了起来,“守卫南京,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与气魄,又需要众人拾柴,全民皆兵,如果能用这几日的努力,阻挡日寇三月之久,我想,这远比考虑世故更有意义。”“南京真能守三个月么?”电台前坐着的于阳摘下耳机,也笑嘻嘻地凑过来问上一嘴。“这事,谁也不好说,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竹石清抿嘴含笑摇头,随后看向方文坚,“就让他们刊登这则标题,其余的内容没问题。”“好,那我现在去找他们。”方文坚微微颔首,站起身子。“等等。”竹石清思索片刻后喊住方文坚,“在最后加上一句话,南京卫戍司令萧山令将军公开表态,若要山河跪,宁为断膝石,南京将战斗到底。”“好——”方文坚点点头,“但为什么是萧山令将军,而不是唐司令?”“问这么多,让你干你就干!”
竹石清拧了拧眉头,骂上一句,方文坚这才掉头就跑。竹石清当然明白宣传领域这些道道,口号喊的响当然有作用,但一旦出现事实层面的逆反,就会带来更恶劣的效果,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此时替唐生智喊了口号,而没过两个星期他就跑了怎么办?这则报纸不仅会成为南京的笑料,更会成为南京的笑料,对于举国上下的信心打击巨大。哪怕是老蒋主动调唐生智离开,如淞沪会战上的张治中、朱绍良一样,但百姓们往往只看那么个人,并不问你深层的缘由,因此,权衡之下,坐镇南京八年的萧山令显然更适合“与南京共存亡”。十一月二十日中午十一点五十分。由《纽约时报》的临时加印版率先刊登了南京的这则新闻,粮食部、内政部、交通部等各行政机关共计三百余人被逮捕待查,粮食部副部长杨康于清真寺外被宪兵当场击毙,宪兵司令部全方位接管南京政务体系,宪兵司令部司令萧山令表示:若要山河跪,宁为断膝石,南京将战斗到底。随后,美联社、路透社、芝加哥每日新闻或转或原发,一时间,吃着饭的南京的市民在刹那间感受到了万般斗志,茶前饭后间,他们将这位新任卫戍司令兼NJ市市长奉为英雄。约一小时后,国内的报社才反应过来,中央日报直接全文原封不动地转发,但大头的销量,几乎都被外媒抢走了,分社长高文昊捶头懊悔。而令人吃惊的操作,还在后边。....姚子青手上端着一叠告示单从水西门旁边的印刷局幽幽走出,嘴里哼着小曲,坐着汽车风驰电掣回到团部,高高兴兴地走进团部内:“团长,你看看,如何?”几人脑袋一低,各自拿起一张,公告简明扼要,直接说明日军残暴不仁,滥杀无辜,国民政府已决定死守南京,拼光多少,为避免战争波及至城中百姓,特开设三条撤离路线:一、出汉西门至上新河,转大胜关进芜湖而入安徽。二、出和平门经藤子树至尧化门前往燕子矶渡口,北过长江而进入苏南苏北。三、启用中山北路以南的煤炭厂码头,司令部派船三日内向浦口摆渡,经浦口而向滁州。最后附上一句结语:撤离路线将会在三日后永久封闭,本次撤离无需任何费用,沿途设有军事站点进行接应。“可以,就这么干。”竹石清点了点头,“张贴之后,我就去找明长官,让各地守军配合行动。”“会走很多人么?”周绍辉抬头问道。“难说。”竹石清摇摇头,“但肯定有人走,今天就把这几个事情落实好,明天我要跟萧司令敲定浮桥搭建的点位了。”“是!”庐山之巅,云雾缭绕下,老蒋正在极目远眺,他很享受这种感觉,只是目前南京的情况,依然使他心乱如麻,这两日里,江阴要塞打得极其惨烈,黔军刚拉上去,甚至连坦克军舰都不曾见过,就遭遇猛烈炮击,伤亡惨重。“委座,您看报纸了吗?”一号笔杆子陈布雷戴着眼镜,急步走来,手上还捧着一张报纸,向老蒋汇报道。“报纸,我今早上看过了。”老蒋侧头瞥了一眼说道。“是中午的,您看看,这是纽约时报的加刊。”陈布雷将报纸递上。老蒋皱着眉头端过来,须臾之后:“杨康死了?”“不止杨康,中央日报的办事员发来电报,南京城的所有事务都被宪兵司令部接管,留下来的缺额机关,要么被抓,要么赋闲。”陈布雷解释道,“如果没有猜错,这应该是竹石清的手笔。”“是的,这件事昨天他还给我汇报过。”老蒋沉沉出了口气,但是总感觉怪怪的。虽然他嘴上也说竹石清汇报过了....但你昨天是这么给我汇报的吗!!?见老蒋说这话,陈布雷也叹了口气,不吐不快道:“这帮人也确实该死,大战之前,还在挖墙角,发国难财,死有余辜!”“好啦——”老蒋摆了摆手,苦涩道,“只要对南京有利,也就罢了,这个口号倒是喊的蛮响亮的嘛,传到国际上,我们也站得住脚啊。”陈布雷看着这报纸,笑容难收:“委座,这个竹石清,就算是到宣传战线上,我看也未免不是一把尖刀,日后...”“先生,这个事情就不要提啦,日寇肆虐,他有更重要的去处。”老蒋苦笑两声,幽幽走回屋内,电话在此时响起,常副官接了之后,抬头看了老蒋一眼,低声道:“宋部长。”老蒋一怔,缓缓上前,接过电话,宋子文在那头将南京发生的种种“邪性”事件一一撂出,大谈这是对民主制度的亵渎,这是将五院不放在眼里,这完全动摇了国民政府体制之根本!听了半晌,老蒋心中很矛盾,左手是南京那份报纸,右手是宋子文的电话,他心乱如麻,想了片刻后,还是保持国民政府的风度,搏一搏国际观瞻吧...“好了,算了,就这么办吧。”老蒋的声音幽幽传过去。宋子文听得一愣,他把圆框眼镜一摘:“委座,算了是什么?”“算了就是算了。”老蒋把电话递给常勇,常勇刚接过去,老蒋往外走了两步,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又把电话接过,“子文,你让财政部拿笔钱出来,和军政部商量一下,在浦口设一个补给中转站,组织力量,给南京输送后勤,另外,保证津浦线畅通,就这样——”“啊?”宋子文一怔,而老蒋已经挂断了电话。ru2029u2029感谢【花谢莫离】100点币打赏!u2029感谢【书友20190611...】100点币打赏!u2029感谢【雁往南飞】500点币打赏!u2029感谢【鬼灯吹月】100点币打赏!u2029感谢【空山雨后天气晚来秋】100点币打赏!u2029感谢大帅们大力支持!我一定全力更新——u2029u2029u2029u2029u202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